新疆發(fā)現丨王秀芳:生活圍著“新疆花兒”轉
2022年11月12日 10:49:02 來源: 天山網-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天山網-新疆日報 記者張小宓
演出、排練、教學、創(chuàng)作……從白天到晚上,王秀芳的生活都圍著“新疆花兒”轉。
身邊人說她癡迷,卻不知身為“新疆花兒”第二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的她,最初并不愿意學。
6月7日,王秀芳正在演唱“新疆花兒”。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張小宓攝
6月28日,王秀芳和記者說起第一次去師傅韓生元家的情景,那是1996年7月。
“新疆花兒”是群眾即興創(chuàng)作和口頭傳唱的民間歌謠,2008年被批準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韓生元是“新疆花兒”奠基人,也是“新疆花兒”第一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他和王秀芳都是烏魯木齊市米東區(qū)長山子鎮(zhèn)馬場湖村村民。
“丫頭,給你唱兩段‘新疆花兒’,你聽聽好不好聽?”
“好聽呢,大佬(大伯)?!?/p>
“想不想學?”
“不學了大佬,我要回家做飯去了?!?/p>
那年,王秀芳參加鎮(zhèn)上文藝匯演,得獎后在村里演出?!吧ぷ忧辶?!”韓生元評價,便想收她為徒。
“我也愛唱歌,就是閑了唱兩句,家里地里都是活,誰專門學這個,學了能干啥?”王秀芳拒絕了這次機會。
第二年,得知王秀芳和村民排練“新疆花兒”節(jié)目參加鎮(zhèn)上文藝匯演,雙目失明的韓生元錄了一盤磁帶送給她們。
節(jié)目再次獲獎后,韓生元又提出收徒的心愿,王秀芳被老師的誠意打動,開始系統(tǒng)學習。
2003年1月3日,王秀芳正式拜韓生元為師。接下來的日子,師傅口傳心授,教給她50多首曲令。
“越來越喜歡,迷在里邊了。”王秀芳說。
“新疆花兒”越來越被重視和關注,有人上門求學,有人邀請演出,“新疆花兒”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種文化演出中。
2015年、2018年,王秀芳先后被評為自治區(qū)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花兒”(“新疆花兒”)的代表性傳承人。
王秀芳感覺到了被理解、認可,也越來越多地思考自己能為“新疆花兒”做些什么。她首先想到開培訓班。
6月7日,王秀芳正在演唱”新疆花兒”。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張小宓攝
她將教課地點選在自家小院,起名“新疆花兒”小院,免費培訓學員。最初,為了吸引學生,只要孩子來學,她每月給每人50元補貼。
幾年來,在小院里她先后培養(yǎng)各民族、各年齡段學員300多人。
學員張愛珍在這里學習了3年,能獨立唱好幾首曲令:“王老師唱得好,教得也好。”
此外,王秀芳還在中小學的第二課堂擔任輔導員,在文化館擔任教師。
米東區(qū)文化館非遺專干吳若菡說:“自2007年至今,我們已經開展‘新疆花兒’培訓班40余期,王秀芳是最受歡迎的老師之一?!?/p>
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加入、主題內容的不斷豐富,“新疆花兒”活了起來,煥發(fā)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6月7日,王秀芳在舞蹈隊員伴舞下,一起排練“新疆花兒”。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張小宓攝
王秀芳還成立宣講隊,陸續(xù)創(chuàng)作了500多首既反映新時代主題又通俗易懂的“新疆花兒”。
“我要讓‘新疆花兒’更好地傳承下去?!蓖跣惴颊f。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