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記者 賈春霞
中秋節(jié)吃月餅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習俗。唐朝時,位于西北邊疆的吐魯番先民們過中秋節(jié)吃月餅嗎?中秋假期,新疆博物館一樓《新疆歷史文物》展廳櫥窗里,一塊來自唐代的寶相花紋月餅讓前來參觀的人們駐足觀看、拍照。
在新疆博物館一樓展廳,觀眾在寶相花紋月餅櫥窗前參觀并拍照。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記者賈春霞攝
“原來唐朝人也吃月餅呀!”“哎呦,這塊月餅大小和花紋都和現(xiàn)在差不多?!薄斑@塊月餅做得真精致!”觀眾們驚喜不已。
這塊神秘的寶相花紋月餅,直徑為6.5厘米,整體呈土黃色,是1972年自吐魯番阿斯塔那230號墓出土的。“由于吐魯番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大量文物能夠很好地保存下來,尤其是食品類,如點心、月餅、馕等,這為人們了解古代吐魯番百姓的社會生活提供了珍貴的實物?!毙陆┪镳^講解員孫杰說。
在新疆博物館一樓展廳,觀眾在寶相花紋月餅櫥窗前參觀。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記者賈春霞攝
孫杰介紹,這塊月餅正面壓制有薩珊波斯風格的聯(lián)珠紋圖案和印度佛教蓮花紋中國化的寶相花圖案,月餅整體制作精致,花紋圖案搭配錯落有致,造型新穎別致,充分體現(xiàn)了當時高超的面點制作技藝,是目前國內(nèi)出土的惟一一件月餅式糕點實物。
新疆博物館一樓展廳展示的寶相花紋月餅。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記者賈春霞攝
據(jù)了解,這塊一千多年前的月餅和今天的月餅加工原料類似,也是采用小麥粉為原料,模壓成型后再烘烤制成。看到這塊保存完整的月餅,人們心中不禁疑惑,這塊月餅是什么餡呢?
孫杰說,由于鑒定這塊月餅的餡會破壞月餅整體,目前,人們還無法得知餡用的什么原料,但同一時期的墓葬還發(fā)現(xiàn)有葡萄、紅棗等,研究人員推測,這塊月餅中有可能會加入葡萄、紅棗、糖和芝麻等物。
“在新疆出土這塊寶相花紋月餅,說明當時西域不僅在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方面按照中原制度執(zhí)行,而且在文化習俗方面也和中原一模一樣,實證了唐王朝對西域各個層面的有效管轄和治理?!睂O杰說,這塊月餅雖小,但蘊含的意義重大。
新疆博物館一樓展廳展示的寶相花紋月餅、點心和面餃。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記者賈春霞攝。
除了寶相花紋月餅,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還出土了花式點心、餃子、餛飩等實物,有力詮釋了新疆是中國領(lǐng)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文化始終扎根中華文明沃土,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