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之技丨塔克拉瑪干的防沙利器“格子衫”
2024-12-26 12:01:55 來源: 天山網
廣袤無垠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難以馴服的狂野之地,一度嚴重侵襲威脅人類生存空間。為守護家園,人類從未停止抗爭。
經過40多年的艱苦奮斗,新疆各族人民環(huán)繞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筑起了3046公里的綠色阻沙防護帶。在防沙治沙過程中,人們探索出多種治沙“武器”,在固沙阻沙的同時,大力發(fā)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沙產業(yè),助力惠民富民。
有充足的水資源,可以采取生物治沙方式;在風力強勁、光照充足的地方,可采用光伏治沙;在水資源有限、光伏鋪設條件也達不到要求的地方,可以工程治沙為主。這些年,新疆根據實踐摸索出一批行之有效、可復制的防沙治沙經驗。
工程治沙,是指在沙地上插進蘆葦稈,打上草方格,或者布設高立式沙障,阻擋流沙擴散。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工程治沙在新疆的一些應用吧!
草方格沙障
草方格沙障是治沙技術中的典型代表,用麥草、稻草、蘆葦等材料,在流動沙丘上扎設成方格狀的擋風墻,增加沙地表面的粗糙度,削減風力,使之無力攜走疏松的沙粒。這樣的草方格沙障不僅可以防風固沙,還能夠截留降水,在沙漠治理、交通線建設和荒漠化防治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眼下,正是防風治沙的關鍵時期。在一望無際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里,“草方格”是防風固沙、截留降水的“神器”。當前,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臺縣2024年防沙治沙工程建設項目正在穩(wěn)步推進,2.54萬畝沙漠在建設者的手中,披上了壯觀的“格子衫”。
輪臺縣2024年防沙治沙工程建設項目現場。巴州融媒體中心記者申凱龍 攝
輪臺縣防沙治沙項目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是栽種草方格最佳時間。春季風力都在七八級以上,無法正常施工。11月以后,項目才能開工。今年計劃種植草方格8900畝,預計在12月31日全部完成。
高立式沙障
制作高立式沙障,工人需要先以兩至三米的間隔,在流沙之中打入木樁,而后,再將蘆葦稈固定在木樁之間的鐵絲網上,一個個木樁和蘆葦稈的組合連在一起,形成一片片長度約40米、寬度在20米左右的沙障方格。
施工人員在新疆和田地區(qū)皮山縣科克鐵熱克鎮(zhèn)至葉城縣方向沙漠“鎖邊”空白區(qū)搭建高立式沙障(2024年11月27日攝,無人機照片)。鄒懿 攝
在和田地區(qū)皮山縣與喀什地區(qū)葉城縣交界處,沙漠邊緣間距寬、風力大,草方格容易被流沙掩埋。經新疆林業(yè)科學院現場規(guī)劃,該區(qū)域采用高立式沙障這一工程治沙模式。相比傳統草方格,高立式沙障能更久地抵抗風沙侵蝕,使用壽命可達10年,是草方格的兩三倍。
11月27日,中國鐵建工作人員在亞瓦通古孜河兩側鋪設高立式沙障,擴大鎖邊面積。記者湯永攝影
當然,還有一些地方,會結合實際采用“草方格沙障+高立式沙障”的方式進行防沙治沙。出民豐縣城向東,約50公里處,亞瓦通古孜鄉(xiāng)的一片沙漠中,推土機、挖掘機轟隆作響,將一個個沙包夷為平地。中國鐵建發(fā)展集團民豐新能源治沙有限公司在這里實施13萬畝治沙工程,項目外圍采取“高立式沙障+草方格”方式進行工程固沙,內部建設防風林帶,林網內規(guī)劃種植胡楊、沙棗等。這片曾經風沙肆虐的土地,煥發(fā)出更加蓬勃的生機活力。
?。ㄕ希汗披惛锬恕ぐ瑺柨?資料來源:新華社、天山網-新疆日報、巴州縣融媒體中心、皮山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