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疆故事⑦丨“韭菜大夫”楊忠賢的故事

2025-05-05 20:30:43    來源: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劉楓

  2024年6月26日,我再一次踏入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薩爾喬克鄉(xiāng),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高聳在哈薩克族墓群中的漢族鄉(xiāng)村醫(yī)生——楊忠賢之墓,將一束山花和剛采的一把韭菜輕輕地放在墓碑前……

  巴里坤氣候寒冷,而韭菜的生命力強,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也不會被凍死,當?shù)厝松铍x不開。從這個意義出發(fā),哈薩克族牧民親切地稱楊忠賢為“韭菜大夫”。

2024年6月,劉楓在楊忠賢紀念館。本人供圖

  當記者數(shù)十年,最令我難忘的是多年前那一次采訪。

  1999年11月18日,我乘車前往巴里坤采訪。路過薩爾喬克鄉(xiāng)時,突然發(fā)現(xiàn)路旁那片哈薩克族墓群中,高高立著一座漢族墳。新疆人都知道,漢族墳和其他民族的墓外形差別很大。懷揣疑問,我踏著沒膝的雪去探個究竟。

  眼前一幕,令我震驚!墓碑中間刻著:楊忠賢之墓,旁邊兩行字格外醒目:生為牧民治病痛死為牧民保平安。

  一個漢族人,為什么會被埋葬在哈薩克族墓群中,墓碑背后又有什么故事?我馬不停蹄地趕到薩爾喬克鄉(xiāng),見到了楊忠賢的妻子彭巧鴿,聽說要采訪老楊,她留我住下了。10多天里,在我走訪了近百名牧民和干部群眾后,終于找到了答案,挖掘出楊忠賢比星星還多的感人故事……

  楊忠賢出生于河南省鎮(zhèn)平縣。1962年,他從烏魯木齊鐵路衛(wèi)校畢業(yè)后,響應國家號召,來到了巴里坤薩爾喬克鄉(xiāng),成為一名鄉(xiāng)村醫(yī)生。從此,他的命運便與這片草原和牧民緊緊地連在一起。

  給牧民治病,語言不通,難??!楊忠賢每次去牧區(qū)巡診,見到牧民焦急的目光,連說帶比劃,一句也聽不懂,他決心學習哈薩克語。隨身帶個小本子,抄下日常用語,旁邊再注上漢字。為了盡快熟悉牧民生活習慣,他將生活用品編成40個圖樣,畫在小本上。半年后,楊忠賢會說簡單的哈薩克語;一年后,他能與牧民對話了。再后來,他學會了哈薩克族文字,還能給來牧區(qū)考察的專家當翻譯。

  37年間,楊忠賢踏遍了巴里坤的山山水水,給草原牧民帶來陽光。他的家門24小時向牧民敞開著。

  1980年一個冬天,楊忠賢值班回家剛端起飯碗,西山牧場的巴哈爾大聲喊著“韭菜大夫”,與同鄉(xiāng)抬著妻子闖了進來。楊忠賢一看急了,孩子的頭都露了出來,忙將產(chǎn)婦放在床上,開始接生。一個多小時后,孩子終于生了,小臉烏青卻哭不出聲來。楊忠賢不顧一切,托起剛出生的嬰兒,用嘴一口一口吸羊水?!巴?!”一聲清脆的啼哭聲,讓大家的心放下了。第一次當爸爸的巴哈爾,望著兒子像紅蘋果的臉兒,激動地抓著老楊的手直落淚。

  過去,在巴里坤生個孩子太不容易了。楊忠賢剛當醫(yī)生那會兒,搶救一名難產(chǎn)孕婦,一進氈房,立刻嚇住了。只見產(chǎn)婦胳膊被綁在柱子上,兩腿彎曲站在一個鋪著毛氈的土炕邊上,一位接生婆拼命向下按壓產(chǎn)婦的肚子,產(chǎn)婦發(fā)出撕心裂肺的哭聲。

  炕桌上插著一把刀,據(jù)說可以辟邪。嬰兒好不容易生下來,嘴唇發(fā)紫、牙關緊閉,這不正是教科書上說的產(chǎn)后破傷風嗎?

  據(jù)《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志》記載,新中國成立前,封建迷信摧殘著婦女兒童的身心健康。牧區(qū)舊式接生致患破傷風的很多,新生兒死亡率高達30%。

  這一幕,強烈震撼了楊忠賢。第一次感受到在牧區(qū)、在哈薩克族牧民中傳播健康知識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感受到鄉(xiāng)村醫(yī)生肩上的責任。

  從那以后,楊忠賢將精力放在鉆研婦產(chǎn)科上,在書中找答案,向?qū)<艺埥?。一年后,身為薩爾喬克鄉(xiāng)衛(wèi)生院院長的他,在牧區(qū)推廣新法接生,凡是他接生的產(chǎn)婦和嬰兒都平平安安。37年中,他將2600多個新生兒接到這個世界,創(chuàng)造出無一例死亡的奇跡。牧民親切地稱他為“割臍帶的爸爸”。

  1986年6月24日,楊忠賢在鮮紅的黨旗下莊嚴舉起右拳宣誓,成為一名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

  1999年1月的一天,楊忠賢在給牧民看病時突然昏倒,被確診為胃癌晚期。術后不久,楊忠賢提前出院了,他要把最后的時間留給薩爾喬克。鄉(xiāng)親們像迎接親人一樣,將包爾薩克、糖果拋撒在他身上。

  楊忠賢沒有了胃,只能吃一點流食,卻以驚人的毅力,半依偎在床頭上給牧民看病。8月20日,他給老朋友加合亞提診治。此時,他連拿聽診器的力氣都沒有了,妻子幫他把聽診器掛在耳朵上,這是他生前治過的最后一個病人。

  9月15日,昏迷了一天的楊忠賢醒了,吃力地對大哥說:“哥,我在這一輩子,哪兒也不想去了,就讓我留在薩爾喬克吧……”

  9月17日,楊忠賢走完他56歲的人生,長眠在巴里坤草原上,融入了為之獻出熱血與生命的故鄉(xiāng)。

  葬禮的那一天,從縣城到薩爾喬克鄉(xiāng)的長路上,站滿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為楊忠賢送行的4000多名各族群眾。

  曾經(jīng)被楊醫(yī)生救過命的鐵木爾汗,騎著馬從100多公里的伊吾軍馬場趕來,見到楊忠賢的遺像后,撲上去嚎啕大哭。

  73歲的老牧民努爾力汗撫摸著楊忠賢的遺像老淚縱橫:“孩子啊,你救了我三次命,我還活著呢,你怎么就走了呢?”

  按照楊忠賢“死后要葬在薩爾喬克”的遺愿,哈薩克族牧民接納了這位漢族兄弟,破例將他安葬在雪山腳下的墓群中。

2024年6月,劉楓在楊忠賢紀念館。本人供圖

  楊忠賢生前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jié)進步模范個人”“自治區(qū)民族團結(jié)進步模范個人”,2000年被追授“人民健康好衛(wèi)士”稱號。

  1999年11月28日,我采寫的人物通訊《楊忠賢用生命書寫壯麗人生》,刊發(fā)在《新疆日報》頭版頭條。楊忠賢的事跡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感動了成千上萬的各族群眾。

  我也因深入發(fā)掘真實報道了全國典型人物,獲得第七屆范長江新聞獎。

  如今,就在楊忠賢的身后,崛起了一座巴里坤新城,高樓林立,礦廠星羅;醫(yī)校密布,交相輝映;綠草茵茵,牛羊滿坡;湖水蕩漾,游人如織。如果他還活著就能看到:奮斗一生的故鄉(xiāng),已建成自治區(qū)基層衛(wèi)生健康綜合試驗區(qū)。

  2010年,巴里坤投資72萬元建成楊忠賢紀念館。2023年,以紀念館為核心的縣文博園正式揭牌,成為哈密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民族團結(jié)教育基地,講述著那段充滿奉獻與大愛的感人故事。2024年,巴里坤出版了故事書《韭菜大夫楊忠賢》,楊忠賢愛祖國、愛人民的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

  走進楊忠賢紀念館,一柄銹跡斑斑的產(chǎn)鉗,一只磨破皮的老藥箱述說著風雪夜里的老故事?!八幭渖w上這個凹坑,是楊大夫夜里騎馬摔下山坡留下的?!?3歲的薩爾喬克鄉(xiāng)蘇吉西村牧民哈力木·賽力克輕撫著父親留下的藥箱說,“記得1968年冬天,父親突發(fā)腸梗阻,楊大夫頂著暴風雪騎馬40公里趕到我家,變成了雪人,帽檐上結(jié)著冰溜子,一進門他就跪在炕頭給父親做檢查?!惫δ狙劬駶?,后來楊大夫把藥箱留給了父親,說“有病就敲敲銅鈴,我聽見就來”。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哈力木父親的老藥箱留給了他,他又傳給了立志學醫(yī)的兒子——葉爾波力。葉爾波力畢業(yè)后回到家鄉(xiāng),在薩爾喬克鄉(xiāng)衛(wèi)生院當了一名醫(yī)生。2023年,他把凝結(jié)楊忠賢精神的老藥箱捐給了紀念館。他說:“現(xiàn)在衛(wèi)生院醫(yī)療設備先進了,用上了電子血壓計。但楊爺爺?shù)睦纤幭浣虝遥亨l(xiāng)村醫(yī)生腳下沒有風雪,只有責任、奉獻和生命。”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 李娜 ]
營業(yè)執(zhí)照注冊號:91650102766838851Y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5120170002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新B2-20050008 新公網(wǎng)安備 65010202000013號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3108311 新ICP備11000096號
舉報熱線: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eui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網(wǎ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