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力量丨10口4個民族 馬新華的全家福里故事多

2025-06-02 12:52:56    來源: 天山網-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熱依達

  5月29日,額敏縣額敏鎮(zhèn)塔斯爾海村的一家農家小院門口,“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十幾個牌匾依次排開。走進小院,只見主人馬新華正忙著招待前來祝賀的左鄰右舍。

  幾天前,馬新華家庭獲得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

獲得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后,馬新華回到家中,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分享喜悅。額敏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我就是做了點該做的事兒。你們看這葡萄藤,單根兒長得再壯也爬不高,可要是纏在一起,就能搭起涼棚遮太陽。咱們各民族不也一樣嗎?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把日子過成蜜?!瘪R新華笑著說。

  馬新華家中有一張全家福:馬新華和丈夫坐在父親楊吉春兩側,后面站著馬新華的兒子、兒媳還有養(yǎng)子和受助于馬新華的一家人。這樣一張全家福總讓初次登門的客人駐足凝視——不同民族的服飾,相似的溫暖笑意,在鏡頭里織成了一幅關于“家”的溫馨畫卷。

馬新華家中掛著的一張全家福。塔城地區(qū)融媒體中心供圖

  這個十口之家,源自馬新華的熱心腸。馬新華是塔城地區(qū)額敏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一名退休民警。1965年生于護邊員家庭的她,從小跟著母親給邊防官兵縫補衣物,聽著“一家不圓萬家圓”的故事長大。

  1993年,馬新華考入額敏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成為一名人民公安。別人嫌車管窗口繁瑣,她卻把這里當成踐行初心的舞臺——為牧區(qū)群眾手寫辦事指南,自掏腰包給牧民墊付手續(xù)費……因此大家都喜歡稱她為“閑人馬大姐”。

  2004年冬季的一個夜晚,她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衣著單薄的老人楊吉春蜷縮在路邊,她擔心老人的安危,上前詢問后得知他無依無靠。馬新華和丈夫當即決定將老人接回家中,從此認下這位“漢族爸爸”,并照顧了老人20年。

  2009年,馬新華了解到從鄉(xiāng)下進城務工的哈薩克族青年葉爾木拉特·克孜汗和懷孕7個多月的妻子,因經濟困難借住在一家工廠的倉庫,她便騰出家里空余房間讓他們免費住,還鼓勵葉爾木拉特考取駕照,并在當?shù)丨h(huán)衛(wèi)公司為他找了一份工作,有了穩(wěn)定的收入。2021年,葉爾木拉特一家在縣城買了樓房,一家人幸福地搬進了新家。葉爾木拉特感激地說:“馬大姐對我們幫助太多了,這份恩情我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與葉爾木拉特有著同樣感激之情的還有吾拉孜別克。他自幼喪母,父親在車禍中去世。2021年,收留他的姑姑又身患殘疾,擔心11歲的他無人照料,就找到了馬新華。看著哭得像淚人的吾拉孜別克,馬新華心疼地抱住了他,將他接回了家,同時聯(lián)系學校,為他購買文具及生活用品,從此,吾拉孜別克有了“馬媽媽”的關心關愛。

  就這樣,愛帶人回家的馬新華,把一個三口之家變成了十口之家,包含漢族、回族、維吾爾族以及哈薩克族四個民族。

  2020年退休后,馬新華在當?shù)卣膸椭拢瑢⒆约?0平方米的小屋改造成“家庭黨?!?,用老照片、舊農具布置展廳,向前來參觀的各族群眾現(xiàn)身說法,講黨史講初心講奉獻,讓家庭小院成為幫助居民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的精神家園。

  “以后,我會繼續(xù)用行動傳承家風,引領更多家庭參與文明創(chuàng)建?!瘪R新華說。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 李娜 ]
營業(yè)執(zhí)照注冊號:91650102766838851Y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5120170002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新B2-20050008 新公網安備 65010202000013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3108311 新ICP備11000096號
舉報熱線: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eui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