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讓各援疆省市干部人才倍感振奮——用實干與奉獻續(xù)寫對口援疆新篇章

2025-07-12 22:07:56    來源: 天山網-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盛夏的天山南北,萬物勃發(fā),第十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的召開,為新時代援疆工作擘畫了新藍圖、注入了新動能。連日來,會議精神在廣大援疆干部人才中引發(fā)強烈共鳴。大家紛紛表示,將以會議精神為指引,把使命扛在肩上、把群眾放在心上,用實干與奉獻續(xù)寫對口援疆新篇章,讓民族團結之花在天山南北常開長盛。

遼寧省鞍山市援疆工作隊組織學習第十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精神。常乙 攝

  肩扛使命 在實干中詮釋擔當

  “援疆不是簡單的資源輸送,而是要用擔當架起兩地同心的橋梁?!边@是遼寧省鞍山市援疆工作隊隊員、沙灣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趙彪對會議精神的深刻感悟。在他看來,第十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為援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項目建設要提質增效,人才保障要精準有力,組織工作更要當好“橋梁紐帶”。

  “我們正深化‘鞍沙協作’,既把鞍山在基層治理、人才培養(yǎng)中的成熟經驗‘引進來’,又精準對接沙灣干部群眾的實際需求?!壁w彪說,目前沙灣市通過援疆項目完善了人才公寓配套,為引進人才解決了住宿難題,城市“引才留才”競爭力顯著提升。接下來,工作隊將在基層組織建設上再加力,讓援疆成果真正扎根基層、惠及各族群眾。

  同樣在實干中錨定方向的,還有第九批三明援疆干部人才。抵達瑪納斯縣后,他們立足當地農業(yè)資源稟賦,創(chuàng)新打造“一帶六基地”產業(yè)援疆模式,讓特色農業(yè)成為帶動群眾增收的“金鑰匙”。援疆干部人才紛紛表示,會議精神讓他們更清晰地認識到,產業(yè)援疆是激活當地發(fā)展內生動力的關鍵。

  “醫(yī)療、教育、文化、產業(yè),每一個領域的合作都是補短板、強弱項的關鍵抓手?!?福建援疆莆田分指揮部產業(yè)項目組組長胡劍清的話語中透著堅定。他認為,會議精神的核心在于“精準”與“實效”,莆瑪兩地將進一步深化多領域交流,通過智力援疆、人才援疆強化“造血”功能,讓對口支援的成果看得見、摸得著、留得住。

阜康市醫(yī)共體總醫(yī)院市人民醫(yī)院院區(qū)眼耳鼻喉科門診里,山西省第五批中期輪換醫(yī)療援疆專家、科室主任楊向茹正給患者檢查眼底。劉媛 攝

  情系邊疆 在奉獻中助力發(fā)展

  7月10日清晨,阜康市醫(yī)共體總醫(yī)院市人民醫(yī)院院區(qū)眼耳鼻喉科門診里,山西省醫(yī)療援疆專家、科室主任楊向茹正俯身給患者檢查眼底。會后,這位已在邊疆堅守半年的醫(yī)生對 “使命” 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會議聚焦新時代援疆工作的新任務,明確了醫(yī)療援疆不僅要‘治已病’,更要‘強基層’?!?楊向茹說,阜康地區(qū)耳鼻喉疾病多發(fā),她和團隊正針對常見病、多發(fā)病優(yōu)化診療方案,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yōu)質醫(yī)療服務。更重要的是“傳幫帶”——通過手把手帶教、開展技術培訓,她要為當地培養(yǎng)一支“帶不走”的醫(yī)療隊伍?!懊看卧\療都是一次民族團結的實踐,我要在聽診器的另一端,傳遞山西與阜康的深情厚誼?!?/p>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更是援疆干部傾注心血的“希望工程”。遼寧省錦州市援疆干部、裕民縣第一中學校長馬吉星到任近一學期?!昂⒆觽兊馁|樸樂學、老師們的勤奮奉獻,讓我深知肩上的責任。”他說,會議精神讓教育援疆的目標更清晰:既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

  接下來,錦州援疆教師團隊將把“青藍工程”推向深入,把年輕教師培養(yǎng)作為重點,通過集體備課、名師示范課等方式,把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留在裕民?!懊恳惶谜n都是播種希望的過程,我們要讓知識的光芒照亮孩子們的未來?!瘪R吉星的話語里,滿是對邊疆教育的熱忱。

  同心同行 在交融中凝聚力量

  “會議指出,在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聚焦發(fā)力,這正是我們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湖州市援疆干部王興宇在柯坪縣工作多年,對“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 有著切身體會。他說,民族團結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體現在共學共居共事共樂的日常里,體現在兩地群眾心與心的貼近中。

  今年以來,湖州市援疆指揮部啟動“走親連心”工程,組織兩地組織部、統戰(zhàn)部等部門開展座談交流、文化互訪,讓浙江的越劇與柯坪的麥西熱甫同臺共舞,讓江南茶韻與邊疆果香交融共鳴?!跋乱徊?,我們將實施‘十百千’三交工程,組織百名干部互訪、千名群眾結對,讓湖柯兩地的情誼像塔里木河的水流一樣綿長?!蓖跖d宇說,要用真情實意澆灌民族團結之花,讓“中華民族一家親”理念扎根每個人心中。

  在北京援疆和田指揮部,“京和一家親”品牌早已深入人心。指揮部不僅將大廳打造成民族團結進步實踐基地,更創(chuàng)新實施“潤土工程”,組織和田青少年走進北京的博物館、文化館,在研學中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在交流中增進對偉大祖國的認同。

  “會議讓我們深受鼓舞,也更加明確了方向?!北本┦性刹狂R專說,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從“心”出發(fā)。接下來,指揮部將持續(xù)深化“京和一家親”系列活動,讓兩地群眾在教育共建、文化共演、產業(yè)共興中越走越近、越走越親?!跋嘈磐ㄟ^一批批援疆干部人才的接續(xù)努力,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深情厚誼,必將成為推動新疆發(fā)展進步的強大力量?!?/p>

 ?。ㄌ焐骄W-新疆日報記者 熱依達, 通訊員劉媛、邢振江、古力孜巴·艾合買提、李江江)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 馬新玲 ]
營業(yè)執(zhí)照注冊號:91650102766838851Y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5120170002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新B2-20050008 新公網安備 65010202000013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3108311 新ICP備11000096號
舉報熱線: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eui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