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迪麗娜兒和舍永超在“新疆是個好地方——對口援疆19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展演區(qū)為觀眾們演出。記者 張小宓攝
天山網-新疆日報訊(記者張小宓報道)“那君子施一禮將奴別過,假意兒抖藍衫失掉玉鐲……”10月17日,在“新疆是個好地方——對口援疆19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展演區(qū)前,昌吉回族自治州藝術劇院新疆曲子劇團演員迪麗娜兒和搭檔舍永超一起,為觀眾演出《拾玉鐲》片段,頓時吸引了許多年輕觀眾。
迪麗娜兒和舍永超今年都是23歲,15歲開始學新疆曲子,演出經驗豐富?!罢f起戲迷,多數人的印象中都是中老年人?!钡消惸葍赫f,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網絡信息多渠道傳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癡迷戲曲,她也擁有“一票”年輕粉絲。
看到戲劇表演者是同齡人,烏魯木齊觀眾李紫琪倍感親切:“我在抖音上也常關注戲曲視頻,一直好奇戲曲演員的頭發(fā)是真發(fā)還是假發(fā),這次終于問到‘真相’了?!钡消惸葍哼€讓她看了下自己的真發(fā)藏在哪里,詳細解釋上妝時勒眉條和貼九葉鬢、戴線簾子和假發(fā)網子、纏水紗等步驟。
“你們平時在哪兒演出?““你們都演什么劇目?”……面對觀眾的提問,舍永超一一回答,為大家介紹傳統(tǒng)戲和現代戲的劇目,還推薦大家關注劇院的公眾號詳細了解。迪麗娜兒說:“聽大家說這戲‘有意思’‘口音親切’都好開心,覺得自己的心愛之物受到認可?!?/p>
“這次我們來參加非遺展的演員都比較年輕,有12人都是‘95后’?!辈菟囆g劇院新疆曲子劇團副團長鄧金榮說,現在學習條件和環(huán)境都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加入進來接受傳統(tǒng)經典的熏陶。
“文化的傳播需要薪火相傳。希望更多年輕人走近非遺,讓非遺‘年輕化’,讓古老非遺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活力?!辈菸幕^館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主任楊永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