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guān)萬里行·遇見丨滑雪“活化石”的時光雕刻者
2025-07-04 21:54:31 來源: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記者頭像為AI生成漫畫像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記者 逯風(fēng)暴
劈、鑿、削、鉆、綁……在71歲的斯蘭別克·沙合什手中,一副馬皮滑雪板慢慢成型。56年來,這套動作不知道重復(fù)了多少遍,在他看來,制作一副毛皮滑雪板,是一場與自然的對話,更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堅守。
7月1日,“邊關(guān)萬里行——自治區(qū)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體采訪活動”北線采訪團來到阿勒泰市,感受滑雪“活化石”——毛皮滑雪板千年的文化脈動。
斯蘭別克·沙合什展示自己制作的毛皮滑雪板。記者逯風(fēng)暴 攝
“這門手藝,從我爺爺?shù)臓敔斁褪沁@樣的,傳到我手中也快一百年了?!彼固m別克說。
斯蘭別克是阿勒泰市拉斯特鄉(xiāng)拉斯特村村民,也是自治區(qū)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古老毛皮滑雪板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作為家族第四代傳人,他15歲起便跟父親學(xué)做馬皮滑雪板,至今已做了50多年。
阿勒泰馬皮滑雪板制作技藝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古代,長期生活在阿爾泰山脈一帶的游牧民族,在冬季山區(qū)環(huán)境中經(jīng)常使用毛皮滑雪板作為狩獵和交通用具,毛皮滑雪板也就是如今的馬皮滑雪板。
這是一種在木板上覆蓋馬皮的特殊滑雪板,中部厚度約2—3厘米,呈上窄下寬的梯形,長度在1.5米左右。
把一段上好的松木或樺木,削成滑雪板的形狀,然后邊用火烤邊壓彎木板前段,再在木板底部包上一塊馬前腿的毛皮……少年時,斯蘭別克跟著父親學(xué)習(xí)制作馬皮滑雪板,這套制作工藝從此就根植于他的血脈中。
制作馬皮滑雪板有很大的學(xué)問。選材、裁板、軟化木頭、板頭定型、鉆眼挖槽、打蠟拋光、制作皮繩、炮制馬皮、制作成板、制作雪杖,這10道工序一個都不能少,且每一道得是純手工完成,必須保證高質(zhì)量才能實現(xiàn)結(jié)實耐用。
“就比如選材,考慮到木材的結(jié)實和柔韌性,木板一般選用直徑在20厘米以上、樹齡在15年左右的紅松木或白樺木。材質(zhì)不能太硬,太硬了易折斷,稍微軟一些的更有可塑性?!备赣H講述的技巧,斯蘭別克一直都記得。
馬皮滑雪板關(guān)鍵的一步是選擇馬皮。一般會選用3歲以上馬前腿的毛皮,是因為馬前腿的毛皮沿同一方向生長,短且硬度高,便于滑行和爬坡。
斯蘭別克拿出一塊毛皮,先將馬皮固定在滑雪板前段,用小刀將馬皮切割、刮脂后一塊一塊包裹,拿起一個錐子在馬皮邊緣均勻打孔,掏出一條牛筋,左右依次穿過剛打好的孔,就像穿鞋帶一樣將馬皮固定住。
“一副一米多長的滑雪板需要4、5塊這樣的皮子拼合而成?!彼固m別克說,“制作一副毛皮滑雪板需10天左右?!?/p>
與在流水線上魚貫而出的現(xiàn)代滑雪板相比,斯蘭別克小小的手工作坊里親自鍛造出的毛皮滑雪板,散發(fā)著獨特而濃郁的工匠氣質(zhì)。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現(xiàn)代滑雪裝備逐漸普及,古老毛皮滑雪板的實用價值慢慢降低。但斯蘭別克從未想過放棄這門手藝。在他看來,毛皮滑雪板不僅是一種工具,更是文化的載體。
“這是祖宗留下的寶貝,不能在我們這一代失傳。” 斯蘭別克不僅教會了兒子制作毛皮滑雪板,還主動收徒傳藝,教授本村的年輕人以及外地愛好者。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項古老技藝,斯蘭別克把家里的一間屋子改造成了小型展覽館,展示制作工具、成品滑雪板以及相關(guān)的老照片。“游客來參觀,我就給他們講解制作過程和背后的故事?!?他說,能讓更多人了解毛皮滑雪板的文化,是他最大的心愿。
“制作一副好的滑雪板,不僅需要手藝,更需要耐心和專注。” 斯蘭別克拿起一副滑雪板,輕輕撫摸著上面的毛皮,“每一副滑雪板都有自己的靈魂,你對它好,它就會在雪地上給你最好的回應(yīng)。”
在斯蘭別克·沙合什的手中,古老毛皮滑雪板不僅延續(xù)著生命,更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新的光彩。這門穿越歷史的技藝,正以獨特的方式,講述著阿勒泰的冰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