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新疆丨為什么要讀書?聽聽這場座談會

2025-08-28 21:40:55    來源: 天山網-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天山網-新疆日報訊(記者阿比拜報道)“閱讀并非為了記住某句話、某個情節(jié),而是讓讀過的內容悄然塑造你的性格、格局與判斷力。在人生陷入困境或迷茫時,這些積累會成為內心深處‘無需刻意想起,卻永遠不會忘記’的支撐——這便是我理解的閱讀意義?!?月26日,在喀什大學舉辦的第二屆新疆全民閱讀大會“新閱讀 新生活 新圖景”閱讀分享會上,新疆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大學教師焦揚這樣分享道。

8月26日,在喀什大學舉辦的第二屆新疆全民閱讀大會 “新閱讀 新生活 新圖景” 閱讀分享會現(xiàn)場。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阿比拜攝

  焦揚談到,2021年她開設了一間免費向社會開放的書房,取名“墨點書房”,里面擺放著她鐘愛的綠植和5000余冊書籍。她認為,閱讀帶給她最珍貴的狀態(tài)是“舒服”——不糾結過往、不迷茫未來、不焦慮當下,在書中見世界、閱眾生,最終遇見更好的自己。在她人生的每一個迷茫階段,都是書籍給予她改變的勇氣。如今,她不僅組建了讀書會,邀請名家與讀者面對面交流,還在今年積極探索多種“閱讀+”模式,希望讓更多人感受到閱讀的魅力。

  西部計劃志愿者王鵬飛分享了自己在阿圖什市一所小學支教的閱讀故事。他表示,來新疆之前,這片土地對他而言只是《中國新疆通史》中絲綢之路上的駝鈴聲;而真正踏上這片土地后,書中的文字才變得鮮活。諸如《張騫出使西域》《國境線上的母親》等書籍,成為他理解腳下這片土地的“眼睛”。為了讓孩子們也能從書中讀懂歷史,他將經典故事制成卡片與學生分享,帶領大家共讀歷史類書籍。令他欣慰的是,村里的孩子大多愛上了閱讀,甚至帶動不少家長加入閱讀行列——這些變化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綠洲》雜志社編輯蔡淼以個人散文詩集《南疆木器》為例,講述了閱讀與實踐的結合。他表示,“世間數(shù)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自己始終認同這句話。讀一本書,就等于體驗了一段不同的人生、一個別樣的世界,這本身就是莫大的收獲。為了解南疆木器這一非遺技藝,他不僅翻閱大量書籍,還走訪了許多老藝人,最終梳理出150余種南疆木器的現(xiàn)狀——其中不少技藝并無文字記載,全靠口口相傳。他指出,除了有形的書籍,生活中還有許多“無形之書”:遠處的山、流動的水,皆能傳遞感悟。只要用心發(fā)現(xiàn),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

8月26日,閱讀分享會上,蔡淼老師正在分享。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阿比拜攝

  喀什地區(qū)消防救援支隊新聞宣傳科科長陳辰認為,讀書貴在堅持。他分享了自己做讀書筆記的習慣,這些年來已積累了十多本筆記,成為閱讀留給他的珍貴財富,也讓他更善于思考、形成獨到見解。他為自己定下每日一小時的讀書目標,遇到不熟悉的詞語總會深入研究、細細品味,在循序漸進中感受閱讀的樂趣。

  喀什地區(qū)文化藝術創(chuàng)新研究會主席趙青陽分享了閱讀如何讓她讀懂新疆、深愛祖國,又如何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書本理念沉淀為心底的信仰。她強調,閱讀從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要從中汲取力量,轉化為腳踏實地的行動。她舉例說,喀什大學青年教師阿娜爾古麗因熱愛傳統(tǒng)文化,參與了曲阜師范大學李文文發(fā)起的“黎明即起,讀圣賢書”活動。兩年多來,她堅持每日誦讀,并帶動學校十多名學生加入,將心中熱愛化為長久堅持。趙青陽表示,分享閱讀不是為了“曬書單”,而是希望更多人通過閱讀讀懂新疆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讀懂祖國的遼闊、溫暖與力量,“閱讀從不是一個人的獨行,而是一群人的同行——只要我們攜手閱讀,一切都會變得更加美好?!?/p>

  本次分享會由自治區(qū)黨委宣傳部主辦,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少數(shù)民族出版基地)、新疆日報社(集團)承辦,喀什大學、喀什新華書店協(xié)辦。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 劉芳 ]
營業(yè)執(zhí)照注冊號:91650102766838851Y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5120170002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新B2-20050008 新公網安備 65010202000013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3108311 新ICP備11000096號
舉報熱線: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eui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