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筆樓丨“為人民服務”的航標地,哪能成為漂移撒歡的娛樂場!

2025-10-21 09:51:49    來源: 新華社

  網友驅車千里深入新疆戈壁修復“為人民服務”航標,連日來被廣泛點贊;人民空軍在官方賬號留言致謝;哈密市文旅部門授予修復者終身榮譽游客資格。

  在修復者獲得網上網下普遍贊譽的同時,涉事者在航標地駕車漂移的行為也引起了大家的激烈討論。的確,留住那些歷史見證和文化遺存,守護我們共同的精神符號,是歷史賦予我們每一個人的職責。因此,無人戈壁上的“為人民服務”航標地,決不能成為漂移撒歡的娛樂場!

  “為人民服務”,這個承載著億萬中國人價值認同和精神寄托的標語,在新疆哈密這片戈壁上,還有著特殊的歷史記憶。

  上世紀60年代,人民解放軍第八航空學校為了讓飛行員訓練時不迷失方向,歷時數月,在戈壁荒野上,用簡陋的工具刻出了“為人民服務”“只爭朝夕”等巨型航標。

  這些航標有著特殊的實用價值,更有著不可磨滅的精神意義。歷經風霜與歲月侵蝕,它們依然清晰。

  然而,近段時間以來,一些人穿越戈壁荒漠,來到這里玩漂移,留下了一個個刺眼的痕跡。尤其是在“人民”二字中間,漂移痕跡尤為嚴重,從空中俯瞰令人痛心。許多網友直言,這不僅是對戈壁景觀的破壞,更是對歷史和先輩的褻瀆。

  “這些大字扛住了60年的風沙,竟沒有扛住某些人幾分鐘的撒歡?!本W民們對此憤怒不已。

  “看到車輪碾過標語那一刻,就像碾在歷史的脊梁上。”網絡博主陸遙得知標語被破壞后,主動驅車兩千多公里,經歷六天抵達哈密。他和朋友們拉運20噸砂石,才終于修復這些“疤痕”。

  相關視頻在網絡發(fā)布后,引發(fā)廣泛關注,令無數網友動容。他們感嘆:“摧毀只需幾腳油門,修復卻要跨越千里。”

  看到相關視頻后,人民空軍官方賬號回應:人民空軍為人民,人民空軍人民愛。向您致謝!

  “為人民服務”航標雖然尚未確定為文物,但也并非普通景觀,它已成為承載特殊歷史記憶的“精神航標”,是有價值的歷史遺存。網民對破壞者的譴責、對修復者的點贊,體現的是對精神符號的保衛(wèi)與守護。

  “為人民服務”五個字,從來不是簡單的文字,它承載著對公共價值的認同,對服務精神的尊崇,是無數國人心中的精神圖騰,而留存在戈壁灘上的這些大字,更是特殊年代空軍官兵艱苦奮斗的歷史印跡。

  修復者將“為人民服務”的標語重新“擦亮”,這無關強制要求,也無關利益回報,是普通人對精神家園的主動守護。這證明,“為人民服務”從未過時,它依然是我們心底的價值共鳴。這種自發(fā)的守護,和標語本身一樣,充滿力量。

  修復者的義舉,感動了更多人。無論是長光衛(wèi)星提供技術支持,確認修復效果,還是多部門迅速介入,都意味著義舉形成了接力,“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在守護和傳遞中愈發(fā)清晰。

  涉事者的破壞行為,也給相關部門提了個醒:無人區(qū)的紅色遺存,如何未雨綢繆做好保護,預防破壞行為發(fā)生?而一旦發(fā)生,又如何早發(fā)現、早制止?

  “為人民服務”航標所在地,決不能成為僅為娛樂打卡就可撒歡破壞之地。破壞歷史文化遺存,褻瀆先輩的奉獻精神,挑戰(zhàn)社會公序良俗,理應承擔應有的后果。

  無人區(qū)不是“無法區(qū)”。《哈密市戈壁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條例》已經出臺,其中第十五條規(guī)定,在戈壁區(qū)域開展旅游、賽事等活動,應當按照市人民政府劃定的范圍和路線進行。

  目前,破壞航標標語的相關當事人已被找到,相關部門按照法律程序進行詢問,并進一步調查取證。我們期待處理結果早日公布,既對違法違規(guī)者形成懲戒,更對后來者敲響警鐘。

  山河無言,地標有意。精神符號的生命力,需要一代代人接續(xù)守護。當我們都心存敬畏,懂得尊重先輩的赤誠奉獻,主動守護精神航標,“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才會更加鮮活,指引我們走得更穩(wěn)更遠。

  策劃:令偉家

  統籌:楊俠、李代祥、閆建華

  記者:毛振華、劉雅萱

  題圖漫畫:潘紅宇

[責任編輯: 王榮 ]
營業(yè)執(zhí)照注冊號:91650102766838851Y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5120170002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新B2-20050008 新公網安備 65010202000013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3108311 新ICP備11000096號
舉報熱線: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eui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