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銘庭:治沙富民 書寫傳奇

92歲的劉銘庭靜坐于家中陽臺的搖椅上。歲月染白了他的頭發(fā),卻未曾模糊他的記憶。每當談起60多年前與紅柳初遇的那個瞬間,他依然眼中有光,每一個細節(jié)都恍如昨日。從風華正茂到白發(fā)蒼蒼,他將一生深情灑向“死亡之?!彼死敻缮衬缂t柳般堅韌,默默扎根,靜靜綻放。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2025年09月28日 13:31

布茹瑪汗·毛勒朵:十萬多塊“中國石”的忠誠守護

在烏恰縣吉根鄉(xiāng)薩孜村,一座普通卻又意義非凡的柯爾克孜族民居的院門外,懸掛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銅牌。這里便是“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布茹瑪汗·毛勒朵的家。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2025年09月28日 13:31

赤子丹心為水來

在基地的王蔚事跡陳列館里,有一座王蔚與各族干部群眾的雕像,總高2.3米,長9.2米,這兩個特殊數(shù)字,象征著他扎根和田的33年里,累計行走的9.2萬公里,進入昆侖山和沙漠腹地的23次。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2025年09月28日 13:31

吳登云:一生守護高原百姓安康

醫(yī)院的院史館里,一張張圖片、獎狀,一件件實物,見證了吳登云六十余載扎根高原的堅守。他先后榮獲“白求恩獎章”“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等獎項和榮譽稱號。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2025年09月28日 13:31

彭加木:羅布泊永恒的豐碑

9月中旬,沙漠依然蒸騰著灼人的熱浪,仿佛要將天地間最后一絲水汽也徹底榨干??耧L卷起沙礫,抽打在每位隊員臉上。新疆無垠的沙海中,一支特殊的隊伍正逆風前行……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2025年09月28日 13:31

魏德友:邊境“活界碑” 一生守邊情

85歲的魏德友是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九師161團的退休職工。他在塔城地區(qū)薩爾布拉克草原的邊境線上,帶著妻兒和羊群,住土屋、喝咸水、啃冷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用腳步丈量邊境,守護著中哈邊境50多公里的無人區(qū),被譽為邊境線上的“活界碑”,被鄉(xiāng)親們親切地稱作老魏叔。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2025年09月28日 11:42

涂治:為新疆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發(fā)展培土筑基

他是新疆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1953年主持瑪納斯河流域2萬畝棉花高產(chǎn)試驗,創(chuàng)全國高產(chǎn)紀錄,推翻“北緯45度不能植棉”的西方論斷,一舉奠定了中國棉花看新疆的根基。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2025年09月16日 12:08

“將軍農(nóng)民”甘祖昌

“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唱一呀唱;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好地呀方……”今天,《南泥灣》的歌聲早已響徹大江南北,這歌聲背后,就有開國將軍甘祖昌的身影。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2025年09月11日 14:38

司馬義·買買提:不畏犧牲 扭轉戰(zhàn)局

雖然從未見過自己的外公,但麥麥提明·麥吐送對他一點兒都不陌生——外婆擦了又擦的軍功章上,有他的溫度;烈士陵園墓碑上的名字,有他的忠誠;講給孩子們的故事里,有他永遠停留在22歲的模樣……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2025年09月11日 14:38

金茂芳:新中國第一代女拖拉機手

或許你沒聽過“金茂芳”這個名字,但你可能見過她的形象:以金茂芳為人物原型之一的“女拖拉機手”形象,曾被印在第三套人民幣的一元紙幣上。同時也是石河子“戈壁母親”雕塑中懷抱嬰兒的母親肖像原型。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2025年09月11日 14:37

95歲老戰(zhàn)士劉遵和:黨叫我干啥就干啥

9月3日,95歲的劉遵和端坐在北屯市的家中,腰桿挺得筆直,目光緊緊鎖在電視屏幕上,觀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大會直播。閱兵儀式上,受閱方陣邁著鏗鏘步伐走過天安門廣場。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2025年09月11日 14:37

三代人只做一件事

1986年,阿克蘇地區(qū)啟動柯柯牙荒漠綠化工程。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規(guī)模植樹造林活動,黨政軍全民參與;這是一場“敢叫荒漠變綠洲”的壯舉,承載著人們對綠洲的期望;這更是一場三代人接續(xù)植綠的奮進之路。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2025年09月05日 23:23

羅光燮:用生命開路的戰(zhàn)斗英雄

秋日的南疆大地,處處一派豐收景象。在位于葉城縣東郊的烈士陵園,一座方形紀念碑在陽光下靜靜矗立。素日里,常有部隊官兵、群眾前來祭掃。講解員向參觀者動情講述滾雷英雄羅光燮的壯舉:“這位工兵戰(zhàn)士,用血肉之軀在雷區(qū)炸出6米寬的通道,為部隊開辟前進道路……”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2025年09月04日 16:41

庫爾班·吐魯木的向黨深情代代傳

8月17日黃昏,于田縣托格日尕孜鄉(xiāng)托格日尕孜村的庫爾班·吐魯木紀念館漸漸安靜下來。如克亞木·麥提賽地送走最后一批參觀者,轉身望向大廳中央——那張熟悉的畫像里,她的曾外祖父庫爾班·吐魯木緊握毛主席的手,側身凝望,目光熾熱。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2025年09月02日 22:48

把清澈的愛鐫刻在喀喇昆侖

“我們來看你們了,帶了你們愛吃的橘子……”8月16日,一支從湖南自駕來新疆的車隊,抵達中國海拔最高的烈士陵園——康西瓦烈士陵園,祭奠為保衛(wèi)和建設祖國邊疆獻出生命的烈士。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2025年08月26日 12:49

用青春在沙漠邊緣播撒知識種子

自2000年第一批保定學院支教老師們踏上且末這塊土地,25年來,4批37人扎根新疆,以青春播撒知識種子,以堅守書寫責任擔當,以奉獻點燃希望火種,在祖國西部熱土上,書寫著與新疆同成長、共奮進的壯麗篇章,讓奉獻在風沙中愈發(fā)閃亮,讓希望薪火在大漠邊緣生生不息。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2025年08月25日 12:16

駐守在海拔5100米的國門衛(wèi)士

8月20日,紅其拉甫海關查檢科副科長劉震東在烏魯木齊等待迎接新同事,計劃幾天后帶他們一同返回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2025年08月25日 12:16

下馬崖邊境派出所:一口井和一顆心

8月19日,一輛拉煤的重型半掛牽引車在G335國道下馬崖鄉(xiāng)段發(fā)生自燃,火勢無法控制,司機報警求助。下馬崖邊境派出所第一時間協(xié)調(diào)消防車、組織警力趕往事發(fā)現(xiàn)場。經(jīng)過1個多小時努力,將車上的所有著火點撲滅,民輔警又一一排查隱患,確認沒有復燃危險后才離開。司機感動地說:“要不是你們及時出手,損失可就大了?!?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2025年08月25日 12:15

新中國第一支女子鉆井隊

67年前,1958年8月17日19時,吳淑華帶領新中國第一支女子鉆井隊承鉆的第一口井鉆出石油。“姐妹們高興得拿油往對方臉上抹,還裝到瓶子里拿回家給愛人看?!敝讣鈩澾^一張張照片,吳淑華道出一段女子鉆井隊書寫巾幗傳奇的壯舉。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2025年08月19日 21:52

沙海老兵:一句“留下”便是一輩子

七十年團結奮斗,七十年滄桑巨變。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成立70周年的光輝歷程中,一代代奮斗者用堅守詮釋擔當,用奉獻鑄就輝煌。他們的故事,是自治區(qū)70年發(fā)展進步的生動注腳,更是激勵各族兒女同心筑夢的精神火炬。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2025年08月19日 21:52
營業(yè)執(zhí)照注冊號:91650102766838851Y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5120170002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新B2-20050008 新公網(wǎng)安備 65010202000013號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3108311 新ICP備11000096號
舉報熱線: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eui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網(wǎ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