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勇路”上,有你我清澈的愛
2024-10-18 23:47:20 來源: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天山時評】
張蓓
在和田縣一條新建好的道路旁,烈士陳祥榕的母親輕撫“問勇路”路牌,深秋的風拂過她落淚的面頰,也潤濕了萬千網(wǎng)友的眼眶。“祥榕勇冠三軍”“問勇路,英雄路”“他活在山川和我們的心里”……隔著屏幕,我們仿佛能觸摸到這清澈的愛,它從指尖流淌至你我心中,澎湃著深沉的愛國情懷。
“我沒有要求,我只想知道我兒子在戰(zhàn)斗的時候勇不勇敢”,英雄母親這一詢問,讓萬千網(wǎng)友淚目。古有“岳母刺字”,今有“陳母問勇”,跨越古今的共情契合,是綿延數(shù)千年的血脈傳承,是中國人骨子里的血性覺醒。
“勇者不懼”,若要“問勇”,這股勇氣的根源,正是對祖國最深沉的愛。從古至今,無數(shù)以身許國、浴血奮戰(zhàn)的故事告訴我們,中華兒女自古以來就不怕死,為了鑄就國家富強、人民安康,個人可以義無反顧地奉獻一切,甚至奉獻最為寶貴的生命。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這是陳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千古豪言,是左宗棠“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讓人”的大義凜然,還是陳祥榕“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深情告白?!疤斓赜⑿蹥猓锷袆C然”,對于中國人來說,愛國不關身份、無需理由,與生俱來、歷久彌新。
對祖國清澈的愛,最純粹,也最動人。它迸發(fā)在千鈞一發(fā)之際,綿延于萬里山河之間。千百年來,流淌在中華兒女血脈里的家國情懷,鋪就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厚重底色,凝結成牢不可破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為中華兒女打不倒、壓不垮的精神砥柱。巍巍昆侖、莽莽黃河,中華各族兒女心中堅不可摧的志氣、骨氣、底氣,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最強大精神底座。
為英雄留名,讓國人銘記。今日以英烈之名冠路橋山川,是我們以大地為底本,把英雄鐫刻在國家記憶里。在新藏線上,還有“紅軍橋”“思遠橋”“焯冉橋”等十數(shù)座橋梁,關山萬里,英雄們在犧牲的地方化作一條條路、一座座橋,依然深情凝望祖國大好山河、守護萬家燈火。
英雄者,國之干;庶民者,國之本。英雄出自平凡,平凡人也可用行動書寫不凡。平凡如你我,或許不曾遇到為國家大義生死抉擇的時刻,但無論是在尋常歲月,還是關鍵時刻,勇于堅持真理、勇于熱情奉獻、勇于擔當作為、勇于勤勉力行,何嘗不是以腳踏實地的行動,表達根植于心的愛國真情。
山風吹過昆侖之巔,山下河流奔流不息,英雄的故事代代相傳。偉大時代呼喚英雄、造就英雄。關心關愛英雄模范,推動全社會尊崇英雄、學習英雄、爭做英雄,必會英雄輩出,黨和人民事業(yè)就會興旺發(fā)達、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