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丨萬里邊關壯闊行

2025-08-19 09:22:09    來源: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輝煌70年 奮進新征程】

  江仲平

  攤開中國地圖,在大大小小的省級行政區(qū)中,西北角的新疆陸地面積最大、交界鄰國最多、陸地邊境線最長。莽莽疆土、漫漫邊關,這片土地的和諧安寧,關乎國家命運、民族復興、百姓福祉。

  邊關萬里,山河崢嶸。哨所、口岸,城鎮(zhèn)、鄉(xiāng)村,5700公里的邊境線上,有“問勇路”上清澈的愛,有勝利峰上無畏的堅守,有交往交流交融的彩帶斑斕飛舞,有共繪同心圓的偉力澎湃激蕩。

  治國必治邊。盤點歷史,邊關的繁榮與否,從來都超越了邊關本身,具有全局意義。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70年壯闊征程中,“邊民富、邊關美、邊境穩(wěn)、邊防固”,勾勒出新時代邊關可感可觸的“千里江山圖”,凝結著邊疆人民的光榮與夢想!

  

  一道山梁,開滿鮮花,山的一側鋪展出一望無際的菜籽花海。

  “一滴蜜,采自兩個國家的花”,養(yǎng)蜂人張華梅靠200多箱蜜蜂創(chuàng)造著甜蜜事業(yè)。邊境“花蜜”是新時代興邊富民的生動縮影。

  帕米爾高原的牧民,吐哈盆地的瓜農(nóng),卡拉蘇口岸的“擺渡人”,和田鄉(xiāng)村的“繡娘”……各族群眾滿懷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希冀在這片廣袤土地上起飛,日子充滿甜蜜與芬芳。

  “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邊疆地區(qū)一個都不能少?!边@既是“接續(xù)奮斗”的莊嚴承諾,也是“民之所盼”的深情回應。

  邊境興則邊民富,邊民富則邊防固。新疆深入實施富民興疆,讓“邊疆”“邊境”不再是邊緣,而是開放發(fā)展的前沿。

  新的戰(zhàn)略定位激發(fā)新活力。從邊遠地帶蝶變?yōu)椤耙粠б宦贰焙诵膮^(qū),從“老少邊窮”躍升成“發(fā)展熱土”,新疆深耕改革創(chuàng)新,打造開放高地,為“興邊富民”注入新動能、拓展新前景。

  新的發(fā)展路徑帶來新質(zhì)效。自貿(mào)試驗區(qū)挺立潮頭,口岸班列呼嘯奔馳,邊民互市煙火繁華……“邊城”“邊關”不再是默默無聞的配角,而是改革先行者、開放弄潮兒,在興邊之路上銳意進取、未來可期。

  新的發(fā)展機遇帶來新可能。打通山區(qū)、牧區(qū)和大漠深處“最后一公里”,快遞走進來、特產(chǎn)走出去;互市貿(mào)易、跨境電商、跨境旅游,邊民在“縮小的世界”里接觸“放大的未來”,把機遇闖出來,讓夢想飛起來。

  產(chǎn)業(yè)可以“大而強”,也可以“小而美”。讓“新”鮮飛向五湖四海的餐桌、讓林果“七十二變”、讓棉花綻放“云”詩意、讓葡萄串起“從天而降的甜蜜”……行走邊關,富民產(chǎn)業(yè)形成特色、強化優(yōu)勢,各族群眾的“聚寶盆”端得牢、“搖錢樹”長得高、“幸福路”走得穩(wěn)。

  邊疆處處和諧、和睦、和美,這振奮人心的巨變,源于統(tǒng)籌好了發(fā)展和穩(wěn)定、發(fā)展和民生、發(fā)展和人心的關系,在于夯實緊貼民生推動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堅實根基。

  繼續(xù)在“邊疆”建設中創(chuàng)造移山填海的人間奇跡,在“民生”建設中描繪春風化雨的和暖境界,我國西北邊疆大地定能不斷舒展出“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的動人畫卷。

  

  喀納斯湖如碧玉鑲嵌于阿爾泰山,光影流轉,水色變幻莫測;塔什庫爾干石頭城下,阿拉爾金草灘與巍巍雪山合璧,構成“一川草色青裊裊”的邊塞詩境……邊關之美,美在自然山川,壯在山河雄渾遼闊。

  這美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祖國邊疆落地生根的碩果。巴爾魯克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曾因過度放牧傷痕累累,如今草木蔥蘢、野生動物重返家園,成為邊境線上耀眼的生態(tài)明珠。塔城老風口,昔日風沙肆虐阻斷交通,如今百萬畝生態(tài)林筑起綠色長城。邊關的壯美風光,是敬畏自然、守護家園的生動實踐,是留給子孫萬代永不褪色的綠色寶藏。

  邊關之美,美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塔城融融泄泄的多民族家庭,阿勒泰“戶兒家”歡聲笑語的文化大院,見證各民族血脈相連的深厚底色。從城市到鄉(xiāng)村,從額爾齊斯河畔到昆侖山腹地,團結之花開滿邊關。

  “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用生命托舉落水兒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胡擁軍,與各族護邊員同騎一匹馬、共住一頂帳篷……正是無數(shù)這樣平凡而偉大的身影,用行動彰顯著“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真諦,用真心真情詮釋著“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深刻內(nèi)涵。

  邊關之美,美在底蘊深厚、薈萃交融的文化。博爾塔拉河畔,《江格爾》恢弘壯闊;伊犁河谷,錫伯族西遷節(jié)彰顯戍邊氣概;帕米爾高原,《瑪納斯》深沉悠遠;昆侖山下,《山海經(jīng)》的傳說煥發(fā)新彩;庫車老城,漢唐風骨烈烈千年……在70年的光陰里,祖國邊關斑斕多彩的文化形態(tài),在中華文化懷抱里愈發(fā)生機勃勃。

  各地游客沉浸于塔吉克族的婚禮民俗、各族群眾在“那達慕”盛會同場競技、各地廣場可見歡快熱鬧的“麥西熱甫”……這“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邊疆文化圖景,正是中華文化向心力、凝聚力的深刻印證,正是中華文明海納百川、兼收并蓄的磅礴氣象。文化融合的華彩樂章,早已超越時空,成為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生生不息的源泉。

  萬里邊關,因開放發(fā)展的筆觸而更加靈動,因山河生態(tài)的底色而更加壯麗,因民族團結的深情而更加和美,因文化認同的共鳴而永恒不朽。

  

  站在歷史的山峰眺望,邊關是兵家必爭之地,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是版圖盈縮的關鍵地帶。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盡享安穩(wěn)太平是邊疆人民千年不變的追求。

  當邊民洋溢幸福的笑靨,在關山重重間綻放出歲月靜好的安寧模樣;當風雪雕刻的界碑,在祖國邊疆挺立起堅不可摧的安全屏障……新疆各族兒女的血脈深情早已融聚一起,讓邊關的每一寸土地都格外溫暖。

  邊關百姓的安寧生活,為新時代邊疆治理成效寫下具象注腳。

  在阿克陶縣,逐水草而居的牧民揮別高山深谷,在昆侖佳苑里點亮盞盞燈火;在皮山縣,搖曳的格?;ㄑb點著村民搬遷后的幸福生活,在昆侖山深處燦爛綻放。

  曾幾何時,邊關被貧瘠籠罩,風里裹著砂礫,日子充滿艱辛。光陰流轉,在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科學指引下,“邊關本是苦寒地”的無奈早已切換成“無邊光景一時新”的幸福。滄桑巨變背后,是脫貧攻堅的有力托舉,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為百姓造福的不變初心。

  大漠邊關的現(xiàn)世安穩(wěn)里,有流動界碑銘刻的忠誠,有“依法治疆”筑就的屏障。

  卡昝河畔,戍邊官兵在駐地建起的愛民商店、愛民小學,見證了軍民魚水情深,也見證了邊防官兵衛(wèi)國戍邊的忠誠;天山托木爾景區(qū)內(nèi),邊境派出所民警調(diào)解景區(qū)矛盾糾紛,普及法律知識……

  萬千邊境守護者在“守土”與“護民”的雙重使命下,以血肉之軀筑起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以法治力量守護公平正義、護航國泰民安。

  中國新疆民族樂器村響起都塔爾的優(yōu)美旋律,烏什縣依麻木鎮(zhèn)國通語學校的孩子高聲朗誦“何其幸運,生于華夏”的聲音言猶在耳……

  煙火日常映照出新疆大地最動人的圖景:各族群眾在祖國大家庭中人心歸聚、精神相依,成為牢不可破的命運共同體,匯聚成安邊固疆最深沉、最磅礴的力量。

  大漠孤煙、鐵馬秋風、雄關冷月……在古人筆下,“邊關”往往意味著孤寂與悲愴、蕭瑟與蒼涼。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代的潮流浩浩蕩蕩,在今人心中,邊關之地物換星移、滄海桑田,早已“換了人間”。

  “歌聲唱新疆,綠洲吐芬芳,你我手拉手,和諧譜華章?!苯裉斓男陆鐣椭C穩(wěn)定、群眾安居樂業(yè)。山河安瀾的現(xiàn)實雄辯地證明,邊關的穩(wěn)定與繁榮,不僅是新疆各民族群眾的幸福所系,更為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新疆實踐奠定了堅不可摧的基石。

  

  數(shù)千公里的邊境線在戈壁大漠、雪嶺險峰、深谷激流間延伸,處處是邊疆兒女用忠誠熱血寫就的深情告白。

  關山飛渡,飲馬交河。故城殘垣標注著這片土地自古以來的文明記憶,邊塞詩行賡續(xù)著千百年來民族血脈中的壯志豪情。別迭里烽燧的烽煙滾滾,曾記述陳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蔭蔽哈密的楊柳依依,曾見證左公“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讓人”的壯舉。

  當浩浩長風拂過秦時明月漢時關,撥動一株株高原紅柳、大漠胡楊、哨所白楊的枝葉,共鳴于天地之間的,是蕩氣回腸的家國情懷,是千古凜然的英雄氣概。固若金湯的邊防,不僅在于地理意義上的版圖守衛(wèi),更在于中華一家的深深認同。愛國戍邊的精神豐碑在歲月洗禮下,愈發(fā)呈現(xiàn)震撼心魄的光彩。

  固我邦土,國之干城。中國人民解放軍穿越“死亡沙海”的奇跡行軍,震懾蠢蠢欲動的宵小之輩;邊防軍人憑血肉之軀,把“神仙也難停”的神仙灣哨所駐守成“喀喇昆侖鋼鐵哨卡”;面對無端挑釁,年輕的中國軍人以生命回答“清澈的愛,只為中國”……在共和國的邊防史上,無數(shù)邊防衛(wèi)士懷著碧血丹心的信念,在祖國西部邊關筑起座座愛國豐碑。

  今天的大好男兒,不辱衛(wèi)國使命,以青春、鮮血乃至生命守護大好河山;今天的巾幗紅顏,不聞春閨怨曲,取而代之的是女子護邊隊巡邊護邊的鏗鏘足音。哪里有永遠的和平年代,只是因為有血肉和意志鑄就的邊防鋼鐵長城。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越是走近邊關,越能感悟到“家國大義”是怎樣呈現(xiàn)。布茹瑪汗·毛勒朵刻下的萬萬千千“中國石”,魏德友60多年的巡邊足跡從不間斷,沙海老兵就地轉業(yè)屯墾戍邊,用一生堅守踐行著“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忠誠……無數(shù)動人故事,在天地間凝結成不朽的胡楊精神、兵團精神、老兵精神、喀喇昆侖精神。

  在巴爾魯克山腳下,小白楊哨所的白楊樹已枝繁葉茂;在瓦罕走廊最東端,排依克邊境派出所的山茶花燦然綻放。當來自五湖四海、祖國各地的思念種在了邊關,愛國情、戍邊魂已在無形之中扎下了同氣連枝的根。

  循莽莽昆侖,戍邊衛(wèi)士們?nèi)毖醪蝗本瘢岩粋€個邊關地名熔鑄成精神坐標。沿滔滔塔河,各族兒女敢教日月?lián)Q新天,在戈壁沙海建成一個個人間奇跡。

  探邊關萬里雄奇,看新疆大地變遷,最是天翻地覆,也極為堅韌不拔。自治區(qū)成立70年來,各族兒女并肩攜手,在共同守衛(wèi)家國、共同建設邊疆的奮進歷程中,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鑄進血脈,在天山南北譜寫建設美麗新疆、共圓祖國夢想的壯美篇章。

  萬里邊關壯闊行,關山風物勝景,明朝更好看。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 古麗革乃·艾爾肯 ]
營業(yè)執(zhí)照注冊號:91650102766838851Y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5120170002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新B2-20050008 新公網(wǎng)安備 65010202000013號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3108311 新ICP備11000096號
舉報熱線: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eui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網(wǎ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