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第一次》⑨ 丨第一條鐵軌向前延伸
2025-07-27 09:54:59 來源: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記者 梁偉
1959年12月31日上午,哈密火車站。皚皚白雪映襯著朱紅色的站樓。
一聲嘹亮的汽笛劃破戈壁的沉寂,新疆歷史上首列火車載著1700多名旅客,緩緩駛?cè)胝九_。
《新疆日報》記者以飽含激情的筆觸記錄:“新疆各族人民日夜盼望火車進疆的千年夙愿,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dǎo)下勝利實現(xiàn)了!”
哈密火車站前廣場紅旗如海,鑼鼓震天,上萬名各族群眾手持花束,淚水與歡笑交織——這條從尾亞站延伸而來的鋼鐵血脈,終于躍過蒼茫戈壁,第一次將新疆與祖國心臟緊緊相連。
兩個月后,《新疆日報》記者再訪哈密,曾經(jīng)的荒野化作繁忙的“陸地港口”:五部吊車揮動鋼鐵臂膀,月裝卸量相當于3萬輛卡車的運載力;上海百貨、蘇杭綢緞涌入商店,7000噸土堿石膏乘火車遠銷津浙,克拉瑪依的石油如血液般輸入祖國身軀,新疆開始匯入國家經(jīng)濟大循環(huán)。隨著鐵軌進疆,新疆大幅降低百貨、文化用品等九類商品的銷售價格?!缎陆請蟆飞缯摷で榕炫龋骸斑@是黨的總路線光輝勝利,是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勝利!”
鐵軌持續(xù)西進。1962年底,1903公里的蘭新鐵路全線貫通至烏魯木齊。當維吾爾族老人第一次坐上溫暖的車廂,用55小時即抵蘭州,時空被大幅壓縮,“千年夙愿”化為觸手可及的現(xiàn)實。
從零的突破到萬里通衢,新疆鐵路的每一次延伸都標注著嶄新的歷史坐標。1979年冬,歷時八年鑿穿天山的南疆鐵路抵達庫爾勒,冰封的達坂再難阻隔南北疆的血脈相連;1990年秋,蘭新鐵路西段通車至阿拉山口,第二座亞歐大陸橋如鋼鐵長虹貫通亞歐;2014年,高鐵列車以250公里時速馳騁戈壁,烏魯木齊到蘭州的時間銳減到11小時50分;2019年,K9858次列車駛出塔城站,全疆最后一個地州首府城市接入鐵路網(wǎng);2022年,和若鐵路環(huán)抱塔克拉瑪干沙漠,繪就世界首條環(huán)沙漠鐵路線……65年前那聲劃時代的汽笛,如今已化作縱橫交錯的9557公里鋼鐵網(wǎng)絡(luò),覆蓋全疆80%以上縣級行政區(qū)。恰如當年《新疆日報》所預(yù)言:“鐵路將為大規(guī)模建設(shè)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俯瞰今日新疆大地,鋼鐵動脈織就壯闊經(jīng)緯:縱貫烏魯木齊至喀什的“一軸”,連接西北、西南、東北的“三出疆”通道,環(huán)抱天山與瀚海的“兩環(huán)”鐵路圈。鋼軌搏動間,發(fā)展動能澎湃:2024年,新疆鐵路貨運發(fā)送量達2.37億噸;同年,新疆鐵路口岸通行中歐(中亞)班列超1.6萬列,中歐(中亞)班列通行量占全國一半以上。今年上半年,通行班列8736列,同比增長12.7%,邊疆正崛起為亞歐大陸的“核心樞紐”。2024年,新疆鐵路旅客發(fā)送量首次突破5000萬人次。絲路古道從未如此人暢其行。
1959年的那聲汽笛,正由呼嘯的“復(fù)興號”接力傳承。鐵軌之上,一個個“第一次”仍在不斷誕生,延伸向更遼闊的遠方。鋼鐵巨龍馱載朝陽奔向嶄新的站臺,65年前《新疆日報》頭版那醒目標題所宣告的,不僅是一個交通奇跡的誕生,更是一場持續(xù)65年、仍在加速的偉大征程的啟航。
鐵軌所向,是發(fā)展的脈動,更是新疆擁抱未來、走向繁榮的壯闊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