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國道G218,你會想到什么?這條北起霍爾果斯、南抵若羌的交通命脈,以最獨特的方式與塔克拉瑪干沙漠共舞——它沿著塔里木河在東緣劃出生命弧線,在荒蕪與綠洲間書寫著人類與自然的史詩。
6月16 日,“環(huán)著沙漠看新疆”全媒體報道團隊走進喀什地區(qū)巴楚縣阿納庫勒鄉(xiāng)阿恰勒村蘆葦加工廠,工人們正忙著將新收割的蘆葦稈制作成高立式沙障。
于田縣萬花園防沙治沙示范區(qū)里,10萬株玫瑰傲立黃沙,一條條鋪設整齊的滴灌帶伸向遠處;不遠處的沙產業(yè)實驗基地里,黃芩、板藍根、薄荷等30余種中藥材高低錯落、葳蕤生長,曾經的沙海拓開生命的版圖。
6月17日,新疆沙漠棗業(yè)有限公司公示欄里的一張5月份工資表吸引了記者的目光。表格詳細列出了183位員工的出勤及工資情況,當月累計發(fā)放工資371940元,員工月工資在2000元至6000元不等。
6月17日,“環(huán)著沙漠看新疆”全媒體報道團隊走進策勒縣策勒鄉(xiāng)石榴籽村萬畝石榴園,石榴樹映襯著火紅的石榴花,在微風的吹拂下散發(fā)出沁人花香。種植戶麥提喀斯木·奧布力喀斯木在自家地里查看石榴的長勢。
于田縣萬花園防沙治沙示范區(qū),十萬株玫瑰傲立黃沙,一條條鋪設齊整的滴灌帶延伸向遠處;不遠處的于田縣沙產業(yè)實驗基地,黃芩、板藍根、薄荷等30余種中藥材高低錯落、葳蕤生長,在曾經的沙海一寸寸拓開生命的版圖。
“風沙卷起時,什么也看不見,連來時的腳印都會被瞬間抹平,迷路是常有的事……”6月15日,在阿瓦提縣英艾日克鎮(zhèn)拉特勒克村艾西曼區(qū)域,努爾吉馬力·艾木都拉向“環(huán)著沙漠看新疆”大型全媒體采訪團記者講述她參與區(qū)域生態(tài)治理的經歷。
6月15日,在民豐縣后河壩沙漠阻擊區(qū)的防沙治沙試驗站,綠油油的桔梗苗長勢喜人。工人們正在沙漠里進行桔梗補植、管護等田間作業(yè)。
6月13日,“環(huán)著沙漠看新疆”全媒體報道團隊走進沙雅縣新疆仙草蓉科技有限公司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qū),揭秘沙漠寄生植物的精準生存法則。
6月14日,“環(huán)著沙漠看新疆”全媒體報道團隊走進塔里木大學,實地探訪了阿拉爾國家農業(yè)園區(qū)智能溫室大棚。
從若羌縣出發(fā),沿著西和高速一路向西,戈壁、沙漠綿延無盡。車行至且末,眼前綠意奔涌。這座曾被稱為“沙漠孤島”的邊城,如今筑起南北綿延23公里、東西寬1至7公里不等,造林面積達12.9萬畝的生態(tài)屏障,將曾以每年10米速度吞噬縣城的流沙牢牢鎖住。
6月13日,隨“環(huán)著沙漠看新疆”全媒體報道團隊走進曾被稱為“沙漠孤島”的且末縣,望見一片片綠色蔓延擴展,一座座沙丘俯首止步,一個個沙生植物在沙漠安家,我們被深深震撼了。
“剛飛過去的那只白鳥是什么?好像海鷗?。俊?月12日,在塔里木河上游濕地自然保護區(qū),“環(huán)著沙漠看新疆”大型全媒體采訪團記者抬頭指著天上的飛鳥問道。
“眼瞅著,胡楊林面積變大了,野生動物經常出沒,來旅游的人也越來越多了……”6月12日,在沙雅縣胡楊林保護中心阿合庫爾管護所,所長艾山·艾依提向“環(huán)著沙漠看新疆”大型全媒體采訪團記者描述著這些年胡楊林最大的變化。
肉蓯蓉護膚品有什么功效?凍干片可以直接食用嗎?香薰蠟燭的原料也是它們嗎?6月12日,“環(huán)著沙漠看新疆”全媒體報道團隊走進沙雅縣沙產業(yè)肉蓯蓉展廳,看著眼前經過烘干的肉蓯蓉及其深加工產品,記者們好奇地提問。
近年來,沙雅縣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fā)展理念,通過生態(tài)輸水、胡楊林撫育和病蟲害防治等措施,不斷加大對塔里木河上游濕地的生態(tài)保護修復力度。
6月12日,在沙雅縣大蕓生物科技實驗室,技術人員正忙碌地進行大蕓、羅布麻等沙漠植物的過濾、萃取工作,致力于研發(fā)新一代護膚產品。該實驗室配備高效液相層析色譜儀、精油提取設備等先進儀器,重點圍繞胡楊堿、羅布麻、大蕓、玫瑰等特色沙漠植物開展新技術研發(fā)。
6月12日,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北緣,灼熱的陽光炙烤著“死亡之?!薄!碍h(huán)著沙漠看新疆”全媒體報道團隊來到若羌縣塔克拉瑪干沙漠空白帶鎖邊工程國道218線一期項目現場,曾經大大小小的沙丘之上,草方格、高立式沙障縱橫如棋盤。
湖面上穿湖公路蜿蜒伸展,清澈湖水倒映著藍天白云,水草、蘆葦郁郁蔥蔥,水鳥和野鴨子不時掠過水面,若不是湖兩側金色沙丘的“提醒”,很難想到這里曾是“死亡之?!敝械母珊喳}殼。
6月11日,由自治區(qū)黨委宣傳部組織開展的“環(huán)著沙漠看新疆”大型全媒體采訪活動啟動。石榴云/新疆日報全媒體報道團隊與中央及自治區(qū)媒體一道,以塔克拉瑪干沙漠防沙治沙為經緯,開啟“環(huán)著沙漠看新疆”大型全媒體采訪活動。